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 华澜微电子:打破进口神话 让“国产芯”走向世界...
×

华澜微电子:打破进口神话 让“国产芯”走向世界

2018-11-26 09:24阅读数:3315

    长久以来,我国集成电路芯片一直高度依赖进口,中国企业苦于没有机会能胜过进口企业。杭州有一家技术公司规模不大,却成功打破了“进口神话”,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片。

    短短7年时间,华澜微电子已经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国家商业密码定点单位、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多项资质,业务覆盖全球70%市场。2015年,华澜微电子正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据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付建云介绍,华澜微电子由5位联合创始人一同创立,领头人是骆建军博士。

    骆建军博士曾在硅谷创业,参与创立和领导了多个美国硅谷的芯片公司,在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有二十多年的工程及管理经验,拥有40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

    早在2003年,骆建军博士就敏锐察觉,一个新的产业更替即将开始,数码存储将全面取代胶卷产业,他毅然从美国硅谷回国创业,开发出了数码存储卡控制芯片,及时抓住了产业更替的机遇。

    2011年,一个更大的产业更替机会再次来临,眼见固态硬盘将逐步替代传统机械硬盘,成为未来新型的存储主流,华澜微电子就在萧山应运而生。

    十年磨一剑,想做到真正的技术创新并不容易。2013年,骆建军团队自主设计的中国第一颗固态硬盘(SSD)控制芯片、第一颗嵌入式微硬盘eMMC控制芯片正式上线,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这项成果成功实现了我国在固态硬盘控制芯片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首次掌握了产业化制造计算机硬盘的核心技术,打破多年来的国际垄断。

    “当时我们推出这个产品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付建云说,传统机械硬盘的环境适应性很差,当某些设备在振动运转或在具有加速度的运行环境中,因磁头不能稳定定位,传统机械硬盘会被锁定,难以读出系统数据,导致后台系统无法搜索设备。而采用华澜微电子研发的这颗芯片制造的固态硬盘,可实现全电子化存储,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固态硬盘还可持续工作。

    付建云表示,固态硬盘控制器是一颗超大规模的片上系统(SOC)芯片,技术含量很高,全球拥有此项技术的公司寥寥无几,华澜微电子是国内唯一一家真正实现了存储控制器芯片规模国产化的公司。

    在存储控制器芯片领域取得突破后,为了实现电子信息大数据存储产业“自主可控”,华澜微电子正努力研发开拓新型加密云存储服务器技术。

    付建云说,目前华澜微电子内部研发人员占比70%以上,每年的研发成本高达几千万元。

    在云存储服务器研发方面,华澜微电子致力于磁盘阵列控制器核心芯片的研制,这颗芯片是搭建大型数据存储设备的关键,可将成千上万的电脑硬盘通过复杂技术组合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存储设备。

    “这项技术是大数据存储的关键,全球市场都被美国两家企业所垄断。”付建云表示,国内的大数据存储设备企业,之前也需要向这两家企业采购这种关键芯片,产业命脉掐在别人手里。

    如今,华澜微电子已经成功开发出第一代产品,应用于自主开发的大型云存储服务器内,现正在紧张进行第二代的研制。

    去年12月,华澜微电子正式取得了中国运载火箭设计研究院核发的合格供应商资格,除了为中国运载火箭设计研究院提供芯片和集成电路技术解决方案外,华澜微电子还为其提供数据云存储服务器,有效替代了依赖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

    付建云透露,今年华澜微电子已与美国一家大型公司合作,研发最新的云存储服务器业务,一旦成功,公司明年将迎来业务爆发期。

    此外,华澜微电子将在杭州萧山建设一个超过20000平方米的数据存储和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作为未来安全信息存储国家级研发中心,该产业基地将以集成电路、数据存储和信息安全为核心,打造浙江省信息存储和数据安全的产业集群。

登录|注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