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实体经济面临困难较大的时候,要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发展,既需要企业自身加强管理,采用新的技术,实行集约节约生产和经营,也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为降低企业成本。近年来,龙泉市连续打出多套减负担降成本“组合拳”,减负成效显著。
一、多措并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一是设立应急转贷基金,有效降低企业转贷成本。自龙泉市设立“应急转贷中心”后,全市企业普遍反映融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减。截至目前,龙泉市应急转贷中心已累计办理转贷业务1487笔,转贷金额达42.7亿元,其中今年转贷15.4亿元,预计累计为企业降低转贷成本2000余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设立小微企业帮扶基金,有效缓减小微企业融资难。为助力小微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帮助小微企业快成长,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导致的融资难题,龙泉市设立了小微企业帮扶基金,截至目前,小微企业帮扶基金共为17家企业累计用信7974万元,目前在保2448万元,有效缓减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三是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着力化解企业担保链风险。龙泉市高度重视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将该事项列入督办内容,实行“每月一报”。同时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赴兄弟县市进行学习取经。经多轮讨论,目前市政府决定按国资占10%、民间投资占90%的比例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目前实施意见、领导小组、扶持政策及考核办法都在抓紧完善当中,确保在年底前按照“五个一”的要求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
二、多管齐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龙泉市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刀阔斧地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一是一站式服务有效降低企业时间成本。全市除社保服务大厅外,各部门的服务大厅都进行了统一整合,集成式服务,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地税、国土等部门主动打破信息壁垒,将地税窗口和不动产查询窗口迁至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实现不动产交易、查询、税收、登记一窗综合受理模式,从原来3个窗口跑4次变为1个窗口跑1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二是创新方式有效提升审批效率。龙泉市制定出台《龙泉市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龙委办发〔2017〕53号),通过模拟审批、流程再造等工作机制创新,将企业投资项目从立项(备案)到开工建设办理审批时间从原来的45个工作日压缩到17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审批从原来的180个工作日缩减为45个工作日(不包含中介、公告及听证时间),大幅提高审批效率。三是精准帮扶接难题。龙泉市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百企”活动,结对帮扶150家工业企业,为20家企业派选了总经理助理,24个重点涉企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分别制定《干部结对联系企业活动方案》。活动中,共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51件,对92件(其中综合类48个、人才及用工类9个、产权证办理类17个、金融类18个)难题进行交办,现已销号60件。
三、减税降负,有效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
去年,龙泉市制定出台了《龙泉市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用工、用能、融资、用地、服务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大部分企业认为政务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据调查,全市各项涉企收费负担均有所减轻,1-9月,减免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所得税1060万元,土地使用税减免350万元。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运营状况一时难以有效改善,部分企业反映税费负担包袱依然较重,部分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减负力度。
新闻来源:省经信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