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口罩类别
口罩标准对比分析
GB 19083-2010的制定源于2003年的SARS,其时发现N95口罩可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因此其2003版要求颗粒过滤效率≥95%,随后标准修订加入抗合成血液穿透、抗沾水等性能,适用于病原传播性强、极需防护的医疗工作环境,特点是阻隔防护性、密合性强,主要用于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不建议老人、儿童及体弱健康成人佩戴;
GB 19083-2010的制定源于2003年的SARS,其时发现N95口罩可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因此其2003版要求颗粒过滤效率≥95%,随后标准修订加入抗合成血液穿透、抗沾水等性能,适用于病原传播性强、极需防护的医疗工作环境,特点是阻隔防护性、密合性强,主要用于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不建议老人、儿童及体弱健康成人佩戴;
YY/T 0969-2013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下佩戴,是日常药房能见到的最多的口罩,同样适用于疫情时期民众佩戴防护;
GB 2626-2006是安监劳保领域用于防护各类颗粒物吸入的工作场合的口罩,其中KN95与美国联邦法规42 CFR Part 84中N95的测试方法和要求是类似的,因此能起到较好的阻隔防护作用,其2019版将于2020年下半年实施;
GB/T 32610-2016是近年来雾霾情况突出,针对民众日常生活防护佩戴的口罩的标准,主要项目是过滤效率和防护效果,都同时考核盐性和油性气溶胶,其对过滤材料和密合性要求较高,同样适用于疫情严峻时期的个人防护。
口罩是否可以重复使用
为指导不同人群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口罩,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制定了《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和使用技术指引》。技术指引明确规定,疫区以外的非医务人员,比如上班族或居家群众,不用再出一次门换一个口罩了!通风条件良好和人口密度低的场所,可以不戴口罩。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前提下,可适当延长口罩使用(使用时间、使用次数)。